ISO20000 IT服务管理体系

  ISO20000 是世界上第一部针对信息技术服务管理(IT Service Management)领域的国际标准,ISO20000信息技术服务管理体系标准代表了被广泛认可的评估IT服务管理流程的原则的基础。ISO 20000是面向机构的IT服务管理标准,目的是提供建立、实施、运作、监控、评审、维护和改进IT服务管理体系(ITSM)的模型。 
ISO 20000是面向机构的IT服务管理标准,目的是提供建立、实施、运作、监控、评审、维护和改进IT服务管理体系(ITSM)的模型。建立IT服务管理体系(ITSM)已成为各种组织,特别是金融机构、电信、高科技产业等管理运营风险不可缺少的重要机制。ISO 20000让IT管理者有一个参考框架用来管理IT服务,完善的IT管理水平也能通过认证的方式表现出来。
ISO9001质量管理体系
建立ISO9001质量管理体系有利于企业稳定服务质量,减少客户投诉;提高企业信誉,对企业拓宽市场有直接的利好作用。
ISO14001环境管理体系
建立ISO14001有利于企业节能降耗、优化成本、提高效益、在提高企业竞争力的同时满足政府的法律要求,为保护环境作出贡献。
ISO45001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
建立ISO45001有利于减少企业经营的职业安全卫生风险,改善企业的内部管理,避免因职业安全卫生问题而造成直接或间接的损失;
ISO20000认证条件:
1、中国企业持有工商行政管理部门颁发的《企业法人营业执照》、《生产许可证》或等效文件;外国企业持有关机构的登记注册证明。 
 
2、申请方的IT服务管理体系已按ISO/IEC 20000-1:2005标准的要求建立,并实施运行3个月以上。 
 
3、至少完成一次内部审核,并进行了管理评审。 
 
4、信息技术服务管理体系运行期间及建立体系前的一年内未受到主管部门行政处罚。

微信截图_20230114005227
微信截图_20230114005702
ISO20000认证材料:
1、组织法律证明文件,如营业执照及年检证明复印件
 
2、组织机构代码证书复印件
 
3、申请认证体系有效运行的证明文件
 
 4、申请组织简介

 5、申请组织的体系文件
 
6、申请组织体系文件与ISO/IEC20000-1:2005(E)要求的文件对照说明
 
7、申请组织内部审核和管理评审的证明资料
 
8、申请组织记录保密性或敏感性声明
ISO20000认证益处:
1、保持服务目标与企业业务目标一致,有效的支持业务战略
2、建立规范的服务流程,提高信息技术服务和运营效率
3、有效及高效地整合和利用信息、基础架构、应用及人员等IT资源
4、建立持续改进的服务管理机制,快速应对市场需求,提供客户满意度
5、向国际标杆靠齐,增强市场竞争力,提高组织声誉,提升投资回报
6、控制IT风险及相关的成本,提高与控制IT服务质量、降低长期的服务成本
7、灵活应对来自客户、认证机构、内部机构等不同的合规审核要求,增加投资者信心
 

在实施认证ISO20000信息技术管理体系后,在各个流程中,各个工作岗位上都建立了一个自我完善的循环,工作的策划、执行、检查,以及持续的发现问题改善问题的体系建立起来,使每个员工都拥有问题意识,自觉的发现自己工作当中的问题,并通过系统的解决问题的方法,将问题一个一个的解决。
ce1ef1e5a6da2b90ef5df194a45f78a0
colorhub.me_photos_qA8pkE_4920x3280
取得认证的程序

通常把取得认证的程序分为两个阶段,

认证咨询阶段:

合同签订后,我公司会派出咨询老师到企业进行调研,确定企业的认证意图

帮助企业确定组织机构和职责权限划分,体系的覆盖范围

编制和完善认证所需要的体系文件,对企业人员相关进行的培训

指导企业按体系文件的要求运行,并帮企业进行认证的申请。

认证审核阶段:

由认证机构派出的审核员,到企业按照认证标准及企业体系文件规定对企业申请认证范围的活动的进行检查

重点是核实企业的情况及编制认证文件和记录,

查结束上报认证机构颁发证书。

ISO20000的体系构成
现行ISO20000国际标准分为两部分:
  (1) ISO/IEC20000-1 Information technology-Service management Part-2:Specification(信息技术服务管理 标准规范 认证要求),是组织通过认证的基础和要求。

  (2) ISO/IEC20000-2 Information technology-Service management Part-2:Code of practice(信息技术服务管理 最佳实践),是第一部分要求的扩展和说明。

  在ISO20000体系结构中,提供了满足业务需求的服务方法和管理方式,定义了5个相互关联的关键服务管理过程和l3个管理流程,并在过程之间建立 “输入”和“输出”的联系。使过程管理贯穿整个服务管理体系。在策划和实施时。同时引入PDCA循环(计划、实施、检查、改进)管理方法,建立一套行之有效的以用户为中心的自我完善的体系。

  服务交付过程包括服务等级管理、服务报告、能力管理、服务持续性和可用性管理、信息安全管理、IT服务预算编制与会计核算:控制过程包括配置管理、变更管理;发布过程包括发布管理;解决过程包括事故管理、问题管理:业务过程包括业务过程管理和供应商管理。

微信截图_20230114015758

ISO认证流程
管家式认证全站服务,贴心更省心

现状评估

主要是按照《ITSS标准》,自行评估或邀请外部机构、独立评估师评估组织的信息系统运维性维护能力现状,找出与标准要求的差距,明确运维服务能力改进方向和内容。 由专业客服提供人工服务
负责疑难问题和故障受理

制定实施计划

根据现状评估结果,制定详细的实施计划,并提供必要的资源保障。在制定计划过程中,须综合考虑人力资源管理、技术研发、运维服务交付管理、质量管理等相关部门的人员如何参与、如何协调一致。 

体系建设

根据《ITSS标准》,建立管理体系。重点考虑整体的运维服务能力管理计划,人员资源管理、技术研发、流程管理以及运维服务业务运营中所需的各类资源管理。 

体系试运行

运行已建立的管理体系,并重点在日常的运维服务人员管理、技术研发以及运维服务项目实施过程中贯彻执行。 

体系内部评审

试运行一段时间后,体系实施内部评审,以验证体系本身的有效性、合理性和科学性。 

外部评估

邀请外部评估机构,进行符合性评估。证书有效期为3年。